吾谁与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百三十一章 陛下,臣有上中下三策,朕真的不务正业,吾谁与归,五七online),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大明对于船舶的旺盛需求,让朱翊钧格外的意外,按照朱翊钧对殖民统治的刻板印象,宗主国的船舶数量会在快速增长后,进入一个平和的稳定期,而后等待技术突破之后,再次进入爆发期,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样才符合万事总是螺旋上升的基本概况。

可是大明对于船舶的旺盛需求,完全打破了朱翊钧的刻板印象,管中窥豹,大明的胃口就像是一个无底洞一样,无论多少商品,似乎都无法满足大明的胃口,而且这个缺口还有越来越大趋势。

没错,朱翊钧开海开了六年,造船厂建了一家又一家,船坞作塘一座又一座,每年都在招募学徒,而且规模一次比一次大,造船厂的规模从来没有停止过扩张,而且速度极快,即便如此,几个造船厂的订单,越积累越多,导致造船厂只能暂停接单,因为就现在的产能,已经排到了三年以后。

扩产,扩产,扩产!成为了大明造船厂的缩影,也是大明现在官厂的现状。

无序的扩张必然会遭到反噬,但是现在官厂的扩张,不是无序,是扩张速度远远低于需求。

白银、黄铜、硫磺、羊毛、桐油、鱼油、棕榈油、甘蔗方糖等等商货,无论多少进入大明,都像是个石子一样,无法掀起任何的波浪。

朱翊钧也是看完了大明官厂的账本,才多少能够明白这种现状,大明即是天下最大的消费国,同时也是天下最大的生产国,这就注定了大明饕餮属性,贪得无厌,永远无法喂饱。

没有人的目光能够闯过时间的迷雾,看到五年以后的未来,因为你看到未来的同时,未来也在改变。

而另一方面,大明的扩张速度也被限制了,以官厂为例,大明官办船厂,排产都已经排到了三年之后,如此庞大的市场,大明官办造船厂根本无法满足,可是民间造船厂的兴起速度,十分的缓慢,因为技术壁垒因为成本控制、因为行政管理、因为雇工成本等等。

三桅夹板舰,是大明现在主流的海贸船只,而且只是近海,不是远洋大帆船,可民间造船厂没有一家可以完成督造,除了那些错综复杂的原因,民坊兴建缓慢的原因,是没有产业匠人。

大明的势要豪右们已经失去了信誉,即便是给更好的待遇,但是对于船匠而言,这些豺狼虎豹的话,几乎没人相信。

天下困于兼并,缙绅朘剥百姓。

百姓早已经深切的认识到了这些豺狼虎豹的嘴脸,根本不会信他们哪怕一句,船匠们在大明官办船厂的生活很好,十分安稳,孩子们甚至可以上学。

让原来燕兴楼的花魁刘七娘选择官厂做工,还是去民坊?

刘七娘怕是宁愿沉了永定河,做那无骨冤魂也不愿前往,因为面对这些禽兽,比死还要可怕。

“这么一大块肥肉,这些个势要豪右就不能争点气吗?!”朱翊钧对这种现状,只能拍桌子,谁让势要豪右作孽太多?穷民苦力们,几乎所有人,都被这些势要豪右给欺负过。

都是乡里乡亲,遭了灾,借一点点的青稻钱,都会沦为流民。

张宏给陛下换了根铅笔,他知道陛下在生什么气,陛下有振奋之意,励精图治,结果现在朝廷在发力,而占据了统治地位的势要豪右,却跟不上脚步,皇帝不气才怪。

张宏摇头说道:“他们不是不想吃开海这块肥肉,实在是吃不到,这也不是势要豪右们想争气就能争气的,这白花花的银子给了穷人,在他们眼里,那不是作孽是什么?指不定多少人背地里议论,陛下苦了自己,把银子都给了军兵和小民了。”

“良能、良行,才能致良知,他们没有良行自然没有良心,没有良心,更没有良行了。”

“张大伴所言有理。”冯保非常肯定的说道:“前几天,大司寇带着一群晋商,试图弄几个羊毛官厂,毕竟陛下要削弱草原,众人拾柴火焰高,结果这些晋商,看到了官厂工匠的待遇极好,陛下猜猜看,这些个晋商说了些什么?”

朱翊钧一愣,十分肯定的说道:“大司寇经营有方,这永定、永升毛呢厂,在坊间声望极高,人人都说大司寇是大善人,这待遇好,官厂赚的多,他老王家都快成京畿第一遮奢户了,这不是大司寇经营有方是什么?”

王崇古赚的钱很多,他的评价也非常割裂,有的人将他称之为大善人,有的人则视如仇寇,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冯保吐了口浊气,一脸无奈的说道:“没有,那些个晋商们,看到的都是可以节省的地方,比如大碗凉茶、水风扇、开工银、过年银、官办学堂、官办书社等等,这些都可以去掉,这能节省不少钱呢,那个词怎么说来着?降什么增什么来着?”

“降本增效,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张宏补充说道。

冯保一脸嫌弃的说道:“对,降本增效,哎呀,那给大司寇气的,好心带他们发财,他们可倒好,对大司寇的经营指指点点,说些胡话,大司寇把这些晋商,全都踹了出去,让他们不必想这个买卖,给他们做,都是赔钱。”

“是真的踹出去了,现在大司寇是晋党党魁,自己又有武力傍身,一人一脚,啧啧,这些个晋商,好生狼狈。”

只有晋商这个模样吗?其实这些晋商,只是大明势要豪右们的剪影,他们真的觉得白花花的银子给了穷民苦力是造孽,却丝毫不去思考,提升的生产积极性和稳定性,能够带来多大的效益。

耿定向和焦竑,这两个格物博士,对生产定义的时候,对影响生产效率的诸多因素进行了权重分析。

是基于矛盾说的分阶段去权衡。

在生产技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生产的积极性和稳定性,对生产效率影响最大;

在生产技术得到了质变时,生产工具的权重会短暂上升到生产积极性和稳定性同等权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小说相关阅读More+

大宋炮灰逆袭录

碰壁是常事

鬼师典韦

光武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