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梦婵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7章 省试,朕,南宋女帝,力挽狂澜于既倒,明月梦婵娟,五七online),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关于祥瑞白鹿的事情暂时告一段落,参知政事葛洪启奏道:“殿下,眼下即将开始省试,请殿下定下知贡举、主文考官、监试等官员。”

省试?

赵灵笙这才想起来,今年可是南宋的科举考试年。

宋慈1217年考中进士,科举三年一次,现在时隔六年,可不是得开始考试了嘛?

与明清时期不同,宋代的科举分为【解试】、【省试】、【殿试】。

解试是由各州府组织的考试,算是宋代的入门考核,考核通过就叫【得解】,第一名自然就叫【解元】了。

得解之后,士子们就能来到临安参加礼部主持的省试,这个省试就相当于明清的会试了。

省试通过后,才有资格参加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

《梦梁录》卷二《诸州府得解士人赴省闱》中这样记载南宋时期的省试:

三月上旬,朝廷差知贡举、监试、主文考试等官,并兼监大中门官诸司、弥封、誊录等官,就观桥贡院,放诸州府郡得解士人,并三学舍生得解生员,诸路运司得解人,有官人及武举得解者,尽赴院牌日引试……

知贡举就是本场省试的主试者,意思为【特命主掌贡举考试】的意思,和明清时期的主考官差不多。

赵灵笙想了想道:“葛师傅,此次省试就由你知贡举,监试就由魏师傅来担任,主文考试由程珌程卿你来担任,至于其他弥封、誊录等官,由你三人商议之后上报给孤。”

葛洪、魏了翁、程珌三人一起躬身行礼:“谨遵殿下之命!”

“本场省试……嗯,要严抓传义、挟书、代笔之事,一旦发现者取消当场省试资格,十年之内不得再次参加省试,如有再犯者,一律削去学籍永不录用!”

赵灵笙本来想说的是省试考试科目的问题,南宋时期虽然科考的考试项目有很多,比如进士、九经、五经、三史、三礼、学究、明法等等。

不过最受重视的还得是进士科,官员也大多从进士科中遴选,其他的科目统称为诸科。

现在赵灵笙还立足未稳,现在就搞大动作还早了些,所以她就把话题引到了考场作弊的事情上。

明清时期虽然屡见科场舞弊大案,不过相较于宋代,那简直就是大巫见小巫了。

宋代的礼部贡院与明清时期不同,是属于那种连片设席的,因为每个考生的坐席相互毗(pi)邻,所以非常容易【私相授受】。

为了预防互相之间传纸条,宋代就开始将不同科目、籍贯的学子作为混排,不过仍然是防不胜防。

比如1030年的时候,欧阳修在省试的时候,因为同情一位患病的李姓举子,竟然将自己的答案放到那人的书案之上,供他【拆拽回互,尽用之不妨】。

出榜的时候,【榜出,欧公作魁,李亦上列】。

除了互相传小纸条外,更多的举子将用蝇头细字刊印成小册子,藏入衣服、鞋袜、用具当中,南宋的时候这种行为已经算是半公开化了。

家里有钱的举子,还直接雇佣枪手入场给自己考试。

嘉定十二年(1219)的时候,举子在省试请枪手代笔,竟然达到了【十常二三】的程度。

大宋文风昌盛,可作弊的习气更是自古罕有。

赵灵笙打算在省试开始之前,再去太学一趟,召集国子监、太学、武学的所有学子,给他们灌输不要作弊的思想。

并且派遣临安府衙的衙役,在举子居住的各大客栈敲锣打鼓宣传,这次省试是动了真格,你们别想弄虚作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小说相关阅读More+

步步生香

小舍予香

[未来]废柴的逆袭

十日十月

穿越骑士

穿越骑士

宦儿

朱藤紫骢

混秦记

福老爷

系统说我是女主

宁溪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