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子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1章 恭贺革命,核武皇帝,浪子刀,五七online),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段祺瑞心里痛苦。可他也没有办法。

第二镇和第六镇是他一手督练的铁军,平生心血都在这里,眼看着到了这份上,他也不希望将士官兵们去送死,所以,他这一次是特意过来劝说马龙标不要北上。就留在保定观望局势。

他估计,只要第二镇不北上,东北军暂时也不会对付他们。

东北军的阵地战是极其厉害的,辽阳会战的时候就已经闻名天下,只要对方将沟壕工事建好,别说他们北洋军第二镇冲不过去,就算是北洋军六个镇聚集起来也冲不过去。

想到此处,段祺瑞就和马龙标、荫昌劝说道:“对手是宋将军嘛,咱们就赖在保定当缩头乌龟也不丢人,出去反倒是肯定必死无疑。咱们真要是冲上去,被别人一个阵地战打光了,东北军留在涿州看守咱们的部队也要继续参加围攻京师的作战,咱们连牵制作用都没有了。所以,此时务必要缩头,他们大挖工事,咱们也大挖工事,咱们不投降,不背叛朝廷,可也要量力而为。”

马龙标当即拍着大腿,道:“还是老统制说的对啊,我*也就是这么想的啊。”

荫昌心里无语,他只能说良弼这个事办的太差,他虽然是直隶总督却无辖管六镇的实权,实权都在他良弼一个人手中,现在好了,他在保定居然也无法调动第二镇的兵力,只能坐视京师被围困。

……

北洋六镇的松散布局和群龙无首的局面给东北军发挥自身的快猛风格,创造了极佳的条件,在宋彪抵达开平短短两天时间里,东北军大部队就已经陆续抵达关内,第一步兵师和第一骑兵师将北洋六镇切断,第一镇和第六镇就只能坐守在京师里,毫无外援可言,而东北军的第二步兵师作为主力部队,直接进驻通州,第三步兵师和第二炮兵旅位于蓟县。

第一炮兵旅、第五骑兵旅和第五步兵师陆续抵达开平汇合,第二骑兵师攻陷张家口之后继续南下,第四骑兵旅则抵守张家口和宣化等地,团团围住京师。

从关东各地抽调的十一个巡防支队守在锦州、山海关、滦州、开平沿线,控制着铁路,清政府虽然下令海军炮击锦州等地,海军却迟迟未有出动。

其实,大家都知道清政府这一次是真的撑不住了,东北军的速度太快,动作太猛。

以前不清楚宋彪的用兵水平,现在一对比,各路新军都知道真的差距太大,北洋军这边是体会更深,愈发不敢和宋彪对战,能跑就跑,能缩就缩,坚决不敢打响第一枪。

行军打仗历来有四怕,一怕领导,二怕队友,三怕部下,四怕对手,北洋军的实力绝对不差,真要能全力而上也绝非东北军可以速胜的对手,可北洋军现在的问题就太复杂了,一是遇到了神一样的对手,二是有良弼这种根本无力驾驭三军的领导,还有一群都属于饭桶水平的队友,最后还有一群根本不愿意和东北军交战的部下。

如果是袁世凯指挥三军,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铁良担任各镇统制,未必就真的挡不住东北军。首先是集中兵力镇守山海关和开滦,调配海军北上攻击锦州,东北军就无法顺利入关。

哪怕是让东北军入关了,集中兵力在廊坊、通州、保定,守住京汉铁路、正太铁路的交叉口,从直隶、山西调集兵力驰援京师,再保护京师满族皇室后撤到保定。或者直接撤退到山西,利用太行山和东北军相抗衡,别说是守三个月。就是据守半年也有可能。

现在这个仗打成这样子,那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了,就算将宋彪调过来指挥北洋军也无法扳回局面。这不是某个人的问题,而是从上到下都有问题,当然,问题的根源还是在良弼和載沣的身上。

从袁世凯被免职之后,宋彪在东北多等了两年,实际上就是在等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铁良这批人被良弼排挤出局,袁世凯和这帮人一旦离开,北洋军的运转就会出现非常严重的问题。

良弼这个人说到底还是不行,他从日本陆士毕业,这本身也就相当于一个中专毕业生。在此之前,良弼也没有任何从军履历和其他的阅历,不像铁良、袁世凯都是从下面一步步熬出来的,不像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是一步一个脚印走上来的,都是有真才实干和控制部下的能力。

真谈装备和训练。北洋军真的不差了,它和东北军比起来的唯一较大差距就是机枪,重机枪的差距也不大,关键是东北军的轻机枪部署到班,每个班一挺麦德森轻机枪。

从这一点来说,曹锟临阵脱逃是很明智的。真的打起来,如果曹锟和陈文运选择一个比较笨拙的战术,很可能一上手就被东北军杀个精光。

别看北洋军一个镇12512人的规模不小,前线作战部队也就是8000的规模,按照辽阳会战的那种例子,冲上去半个小时就能死光,这个就要看指挥官的临场应变能力。

现在的问题就是宋彪已经到开平了,他一到开平,北洋军上下的官兵听说他来了,集体畏战,不敢和他打。

此时在开平县,东北革命军正式建立了总指挥部,下设参谋一局、参谋二局、情报局、后勤局、工事局、铁道局、民兵局、宣传局、联络局,并且作为全国各革命军的指挥中心,调度各军作战规划。

对清政府来说,宋彪到开平是一个很恐怖的事情,对各路革命军而言,宋彪到开平就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这就意味满清必亡了,剩下的只是时间问题,各地督抚纷纷逃亡,再也不做无谓的抗争了。

在总指挥部里,宋彪一直在和蒋方震、马尔托斯特校慎密的推测清军在京师所能聚集的兵力,目前来看,載沣和良弼手里大体还剩下三镇新军,原有的驻京八旗早已腐朽,其中精锐抽调出来编了第一镇,此前九门提督手里还有五营的巡捕营,每营满编是2900人,后来划归巡警部,巡警部改编为民政部后,这些旗兵则抽调出来改编为禁卫军。

加上京师后来新增编设的巡警局的警察部队,載沣手里满打满算也就是4万人的兵力,只要调运得度,用来守北京城的问题还不大。

良弼这个人的水平忽高忽低,宋彪和蒋方震都说不清楚良弼会如何布置,所以,他们在指挥部里做了四个推测,一是最有可能的全军紧缩到外城防守;二是在通州一带决战;三是派一部分守京师,其余主力南下进攻涿州,争取和第二镇会师南逃;四是留一部分守京师,主力北上从张家口突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女生小说相关阅读More+

云之羽:爱情这件小事

彩虹长老

法天纪

射阳河人

道有万贯

小米熬汤

民国铁血军阀:横行从上海滩开始

笔下万物生

旺家小媳妇:寒门走出个小富婆

洛芷歧

无敌之界面灾星

放荡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