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子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1章 安奉军而不乱,核武皇帝,浪子刀,五七online),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此次的社评《论“隆礼尊贤”》就是章炳麟反思过去的“隆礼尊贤”提倡式和时代的“隆礼尊贤”,也就是他说的无比重视教育,他认为“礼”和“贤”都是教育的一部分,“礼”和“贤”都是人文素质教育提高民族的法治、礼仪、廉耻、道德、自然教育

为此,他又提倡礼和贤,推行式教育,宣扬的人文素质教育,效法德国

宋彪将这篇文章看了一遍,虽然有些观点不能让他完全满意,但从整体上而言,绝对是一篇好社论,可以让人恍然惊醒

宋彪也重视教育,他只是觉得章炳麟所提倡的全力推行大学教育有点过于拔高中国现在确实缺大学人才,但也缺中专类型的运用人才

在和上任的学政厅厅长陈宝琛谈及教育问题,宋彪就很现实的说过,东三省目前的教育重心就是两个事情,一是塾师制度的继续推行和优化,二是中专教育的普及化,如果东三省每年通过塾师教育推出几十万名识字读书的青少年,再通过大量的中专学校培育几十万中等专科人才,东三省工商业发展就会拥有充足的人力资源

当然不能因此就说章炳麟的观点不对

宋彪将整篇文章前后看了三遍,还是不确定能否发出这篇社论,考虑了一段时间后,他最后在文稿的结尾空白区域写了一百多字的修改建议,希望章炳麟在社论中增加一个“但是”

他的意思很简单,推行大学教育,隆礼尊贤是必须的,“但是”东三省现在同样需要普及教育,从全面提高民族的素质,需要普及的中小学教育和专科教育,其次才是代表民族之巅的精英教育

边想边写,宋彪在末尾增加了一个脊柱论和头脑论,说“普及教育是要培养民族的脊柱和四肢”,“大学教育是要培养民族的头脑和灵魂”,两种教育都要办好,两种教育和尊重教育、尊重师范、尊重塾师都是“隆礼尊贤”之根本

想了想这些事,增加了自己的修改意见后,宋彪就将这份社论稿重放回去,等着秘书局中午自己派人来收回去,章炳麟自己也可以过来拿稿子,甚至是和宋彪谈论十五分钟

虽然现在的时间已经很空闲,宋彪完全可以拿出几个小时和别人商量事情,可他的规矩还是一如既往,会谈最多15分钟结束,要求每个人想清楚要谈什么问题,如何精简的表达意见之后再来见他,不要进来之后罗里罗嗦半天都找不到重点

门外匆匆有人走近敲门,随即,舒方德打开门走进来,和宋彪敬礼汇报道:“军座,京师张之洞大人急电”

“哦”

宋彪并不是很在意的看了舒方德一眼,接过电报簿翻看,随着保密制度的完善,现在连舒方德也不准翻看这些电报,除非继续发回秘书处

此时的张之洞已经到了京师充体仁阁大学士、补授军机大臣,办理学部事务,实际上是被剥离了湖广总督的军政大权,同样一起被勒令调入京师担任军机大臣的还有袁世凯

奉天巡抚荫昌据说要被调入京师担任陆军部大臣,统管和筹办三十六镇军,不知道是真是假

宋彪和张之洞之间的来往一直是非常密切的,两人还一起倡导兴办了政强国会,包括袁世凯在内的很多地方督抚大吏都在政强国会中,大家有意借这个平台“无声”抵抗清政府试图削弱各地总督加强中央集权的态势

可惜胳膊拧不过大腿,张之洞、袁世凯这两位声望太高高到清政府已经难以控制的督抚都被高升军机大臣,剥夺了军权清政府倒是也想调宋彪入京,1907年11月因签署《韩清通商续增条约》成功加封其为协办大学士,这个月又补授大学士之衔,摆明是有上调宋彪入京的架势

满清朝廷调张之洞进京是不用多加考虑的,调袁世凯进京则是袁世凯自己为了避祸,主动退让的结果,随着满汉之争在清末开始变得愈加剧烈以及袁世凯实权越来越大,满人之中提议杀袁世凯的人很多,特别是以宗室满人为主,袁世凯不得不退让

满人之中要杀宋彪的多了不仅满人要杀,汉人大吏中喊着要杀宋彪的也很多,而且罪名极多,不蓄发留辫就是首条死罪,因为不仅宋彪不留辫,按照东北军的军容纪律,全军所有尉官及校官都一律不准留辫,士兵则自行决定,基本是有1/3的士兵不留辫子

赵尔巽一派就从来没有停止过要“杀宋彪,诛国贼”这样的呐喊在的财政部大臣的位置上,赵尔巽是操控大清银行屡屡以各种借口查封关东货币,阻止关东货币在直隶地区的流通,以至于这段时间又闹出奉票风波之事

宋彪根本不讲这些事情当一回事,他甚至以宋治中的笔名发表了一篇《欲杀之罪,满汉之争》的社评,结果惹的多满人汉臣要杀宋彪,以避免藩乱,可满清朝廷中枢和慈禧肯定是惊出一身冷汗正好宋彪刚处理东三省浪人事件,朝廷急忙发旨嘉奖安抚宋彪

满清现在就是一窝子欺软怕硬的满人想要继续保持一万年的满人皇室统治,而且是一窝子的窝囊废,喊起来比谁都凶狠,办起事来比谁都糊涂,怕起来比谁都软弱

宋彪手握十万重兵,雄踞关东,还怕满清那帮孙子?

慈禧真要现在就敢强行调他入京,他就直接带着十万大军入京,看看是他东北军先死光,还是满人全部先死光?

正是在这样的局势之下,张之洞和宋彪的关系又极其特殊,进入京师之后一直充当满清朝廷和宋彪之间的和事佬,给双方调停劝说

宋彪将张之洞的电报打开一看,见上面只有“必当留任”四字,堪称是言简意赅,告诉宋彪别想那些事了,虽然这段时间各种声音都很吵闹,京师内部争论极多,都说要调你入京师,如果你不来就说明你要造反,要提前剿灭你,可朝廷内部争论下来的结论很简单,就是继续请你当东三省总督

张之洞和宋彪的关系其实是真的很不错,他在湖广那边财政紧张,为了兴办铁路又借了很多外债,贴补不了汉阳铁厂和湖北纱麻丝布四局,这就一并都低价转让给了宋彪的远东财团商办

武汉后来之所以能成为华中纺织业中心,和张之洞在武汉兴办的有很大的关系,投资很多,兴办至今也有二十年的时间了,根基很不错,而且是开启先河的大量用女工

远东财团拿下了湖北纱麻丝布四局之后,也继续采用了和美资合股的方式投资兴办武昌纺织总公司,因为远东财团在经营汉冶萍公司和武昌纺织总公司都采取了同外商合股经营的手段,结果还让张之洞承担了不少压力,张之洞也都忍了下来

张之洞后来回电给宋彪,大意是说“你比我厉害,你能控制住那些洋人,而我却被洋人骗的很惨,汉阳铁厂和粤汉铁路都吃了大亏,所以,在国内搞政就得靠你这样的人,至于别人对我的非议,我也不在乎,盖棺总有定论,我问心无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女生小说相关阅读More+

云之羽:爱情这件小事

彩虹长老

法天纪

射阳河人

道有万贯

小米熬汤

民国铁血军阀:横行从上海滩开始

笔下万物生

旺家小媳妇:寒门走出个小富婆

洛芷歧

无敌之界面灾星

放荡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