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廪实而知礼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2章 采风一,新战国七雄,仓廪实而知礼节,五七online),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栽玉米一定要注意,不能太密也不能太疏,播种的时候就这么深就行。”李有福把半根手指头插进地里比划着:“太深了,棒子结的小,太浅了,风一刮,全都完球了。”

提起自己擅长的农作物种植领域,李有福也一改平日里的畏缩模样,讲授起来像模像样。

农业技术专家正在给新晋自耕农传授心得的时候,一行十余人向着李有福的方向走来。

最前面两人似是负责带路,其中一人乃是乡啬夫车玄。

在以战功得不更爵位,获田四顷后,车玄出任了乡长职位,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

另一人却不认识,但从车玄的恭敬态度来看,最低也是个县处级干部。

这等大人物,却只是个带路的,来人的排面着实不小。

往后看去,跟着的两位,衣着颇为考究,尤其是前边一位,更是贵气逼人。

身穿华贵的丝绸长袍,腰束镶嵌着宝石的玉带,头戴遮阳大帽,盖住了整个头顶,看不清楚里面的情形。

后面身高体壮配有腰刀的,明显是此人的护卫。

车乡长来到二人近前介绍道:“这位乃是行人令丞,今日带清国使节前来采风。若是问到什么,汝二人切需好好回答,莫要怠慢了。”

有福有粮忙不迭应声,拍胸口保证定然不会有什么差错。

爱新觉罗.胤禛来到有福有粮身前,倒是没有自持身份,微微一礼问道:“敢问二位,可是此间的农人?”

二人连忙回礼道:“贵人客气了,我二人乃是附近小寨村的。”

“却不知今年收成如何,附近百姓可足食否?”四阿哥似是家常聊天一般,随意问道。

“老天爷保佑,今年是个丰年。大家伙不光能吃饱饭,还有不少剩余。”李有福老实答道。

“哦,”雍正惊讶道:“难道家家户户都能有余粮吗?”

这可太让人震惊了。

底层百姓生活什么样,他四爷还是清楚的。

就算是年景好,那也是麦饭和着野菜才能吃饱,哪里还有什么剩余。

想要靠丰年攒下积蓄,至少也得有十多亩田产,再出去打个短工才行。

“那倒不至于,”李有福摆摆手:“得分到地的人家才行。不过再怎么样,哪怕是当个佃户,混个饱饭还是没问题的。”

“四爷,”外人在前,张廷玉没有喊出正式称呼:“这不是什么稀奇事。大清国初年陕西甘肃两省合计才不过240万人,始皇立足后,又将本地土着大批迁徙到秦代或是赶到四川地界,即便又迁入些新户,现下的人口大概也只有百五十万。”

张廷玉显然是花了大力气做功课的,对于各类数据了如指掌。

“陕西田亩足有三四千万,即便蓝田这边人口稠密些,一户五口也可得田大几十亩,三倍于我朝。便是国朝初立人口尚稀时也比不得。”

“且与我朝平定天下时,因数十年战乱大批土地抛荒不同,秦国迅速占领二省之地,没有地方动荡影响生产之虞。其农人能富裕至此,也就不奇怪了。”

胤禛点点头,又问起了第二件事:“不知此间农税需上缴几分?可有丁税?”

收税,乃是乡啬夫的职责,车玄回答道:“大秦律令,田租十税其一,另有口钱、算赋。七岁至十四岁需缴口钱,人二十。算赋百二,年十五至五十六岁男女缴纳。”

“此为无爵之民收税之法。若得爵,依爵位高低,可减轻赋税,直至全免。”

雍正估算了一下,田税和人头税合下来,足有年收入的两成多。

这个税率可着实高得骇人。

大清国那边各级官员贪腐、火耗、小吏上下其手,民人实际缴纳的也未必有这许多,却不知这秦人是怎么受得了的。

“那徭役又是如何安排?”四爷接着问道。

仍然是车乡长回答:“在服役年龄期限内的无爵位和爵位在不更以下的人每人每年在郡县服役一个月,修筑城池、道路、河渠、宫室、运输物资、饲养马匹、煮盐冶铁等等。”

“年龄到了,便需服正卒之役,役期一年。此外,还会轮番抽调,服戍卒徭役,守望边境,抵御入侵,驻烽燧、做邮差、屯田耕种。”

中二哥无语了。这什么极限操作,有这么玩的吗?简直把民力榨干到极限了。

怪不得陈胜吴广两个基层军官受不了起来造反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小说相关阅读More+

大明小牧场

三胖歌神经

女王的客厅gl

顾安北

步步陷情:将军请绕行

司马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