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廪实而知礼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7章 唐清友好,新战国七雄,仓廪实而知礼节,五七online),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而今看到遍地文弱之风,更是觉得这大清不过如此。等过几年大炮火枪备好,再报宁远之仇。

麻子哥也是面露不愉之色。我是让你来捧场的,你倒好,吃着喝着还不给主人家面子,懂不懂礼貌啊?

下面的奴才看到主子不快,也一个个义愤填膺:“文弱的那是你们汉人,俺们满洲勇士可都是弓马娴熟,京营护军开八力硬弓者万八千人,如此强军,谁人能及?”

这边唐使武官嗤笑道:“八力弓,很强吗?今日使团中的文士也有几人开得。我大唐北地男儿有此能耐的数以十万计,却不知清国八旗又有几人?”

“说汉人文弱,哼,那是他赵宋、朱明无能,在我大唐,士饱马腾,甲坚兵利,周边夷狄,谁敢称胜?”

“再厚的甲,可敌得过我八旗炮队的铁弹?便是开得十二石强弓,我满洲火器营的铅子打过去还不是一具尸体?阁下纵然大言,宁远城下败退的却又是哪个?”自知冷兵器比不过唐军的清国高官开始吹嘘自家火器。

“够了!”奴才们站出来为自己挽尊,麻子哥很欣慰,但眼下康熙并不想和唐国交恶,没必要闹得太过不愉快。

不说自家老爹还在唐国手心里攥着,单就眼下的国际形势就不允许他这么任性。

“清唐两国并没有什么解不开的仇怨。”再次转向武则天,圣祖老人家一脸和善:“两国相争,实为不智之举。不过是秦宋和那蒙元得利罢了。”

“想那祖龙何等天纵之才,平灭六国,开创帝业之先河。一旦整合国内,东出山西,实为唐国之心腹大患。更何况还有南边赵宋觊觎,北边蒙元劫掠。”

“尤其是元世祖,竟异想天开复活了自家老祖。成吉思汗可是个嗜战狂人,当年南侵完颜金国,第一场大仗野狐岭之战,便是在如今唐国的宣府地界。”

“此等危险人物,你我两家当小心戒备,共同抵御。”

铁木真吗?的确是个战争狂人,但,关我大唐何事?真以为拉出个野狐岭就能离间唐元两国的睦邻友好关系了?

成吉思汗好战不错,但一代天骄岂会是个政治白痴?

武则天面带微笑,友好回应道:“清帝所言甚是,你我两国自当和睦相处,免得鹬蚌相争,平白让他国得了好处。”

“不过这元国嘛,亦是我大唐友邦,与我国相善,又何须过多防备?”

“清国与蒙元交恶,非我大唐所愿见到。若是国主与元帝二位有需要,我们愿意居中调停,化解两国间的矛盾。”

对于武氏一番话,康熙倒是没有任何意外之色。本来也只是拿铁木真给蒙元上点眼药,他唐国既然不接,那便罢了。

只要能实现两国交好,目的便达到了。

铁木真复活后,整个蒙古草原都来了场大地震。

原本坚如磐石的科尔沁部落竟然都发生了些许动摇。

帝国基石八旗中的蒙古兵说不得也会有些二五仔跟元国那边暗通款曲。

毕竟成吉思汗作为蒙古族的缔造者,其威望之高,都快赶得上长生天了。

眼下满清携大胜之威,尚可压住涌动的暗流。

一旦日后受挫,哪怕只是一场小败,甚至平手,东蒙古的草原地界都很可能会脱离大清国的掌控,投入黄金家族的怀抱。

严重恶化的国内国际形势让玄烨意识到交好李唐,全力打压蒙元的必要性。

“天后之言,朕深以为然。”康熙举杯道:“来,为清唐两国之宜,共饮此酒!”

武则天很给面子地一饮而尽:“为表唐国之诚意,我皇已经同意,将礼送顺治陛下归国,与国主父子团聚。”

李世民也乐得先稳住东北。把福临还回去,也算是释放善意。

不然这短命鬼万一哪天噶在大唐,那他康熙就算跟自家老子不熟,为孝道计,也免不了要跟大唐做一场。

反正手里边还捏着个长寿的大妈,不怕他清国有什么小心思。

双方其乐融融,一派祥和气氛,似乎刚才武将们的言语冲突压根就没有发生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小说相关阅读More+

大明小牧场

三胖歌神经

女王的客厅gl

顾安北

步步陷情:将军请绕行

司马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