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廪实而知礼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1章 懒得想题目,新战国七雄,仓廪实而知礼节,五七online),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全场唯一受伤的,大概就是满清了。

其余各国本位面都处在大航海时代之前,美洲、吕宋的土着落后无力,最多只需要在小日子身上费些手脚。

康熙那会,新大陆都已经名花有主了,难道还指望着大清远征舰队去跟欧陆列强死磕吗?

臣妾实在做不到啊。

可怜的麻子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六位大兄弟一个赛一个欢实地踏上帮助美洲印第安人寻根之旅。

六国轰轰烈烈开展宝藏大探险运动的时候,汴梁书院的几位大佬们也聚在一起,对这场大剧发表自己的看法。

这几年来,几位老哥已经养成了习惯,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聚一聚,谈谈感想,论论时政。

大家都是研究学术的,多交流交流,取长补短,增益己身才能更进一步。

商鞅盯着手里的小银锭感慨道:“这么个小玩意,既不能吃,又不能穿,为何会有如此多的人痴迷?”

道家始祖老子也有着同样的疑惑。所谓“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大家安安静静地呆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不好吗?何必非要用这些黄白之物影响自己朴素的生活方式。

倒是当年曾经经商养家糊口的管仲对此有些见解:“这白银可是个好东西。商贸往来,互通有无,有此物要方便许多。”

“当年我跟鲍叔牙贩卖毛皮,用的是青铜打造的刀币,和后世历朝历代所用铜钱并没有什么太大区别,只是形状不一样罢了。”

“铜这东西,很容易生锈,造成重量耗损,论稳定性,远不如金银。”

“春秋之世,铜币还比较值钱。那会产量少啊,能用得上大件青铜器的,都是了不得的豪富之家。”

“越到后世,铜山产量越高,铜器愈加普遍。”

“物以稀为贵。多了价值就上不去了。”

“但铜币越铸越多,民间却一直缺钱,以至于唐代以布帛之类的必需品结算甚为流行。为何?”

“因为商品贸易愈发繁盛,需要更多的货币。但铜这东西又有诸多缺陷,易损坏、易伪造、存量极大,不足以担此重任。”

“价值高了,民众不认可,货币私铸者众。价值低了,不如拿去融了做铜器。”

“这就出现了奇怪的现象,一方面民间缺钱,贸易不畅,甚至出现铁钱作为补充;另一方面,铜钱的价值却总是上不去,稍大点的交易动辄得推个小车堆上几百斤铜钱。”

“而用白银就不存在这些烦恼。轻便易存储, 价值也高,非常合适交易。”

“以前是产量过低,稀有程度更胜黄金,无法承担交易功能。美洲白银流入后,再也没有束缚,民间自然接受了这种更方便的新货币。”

“今日商贸之繁盛确实远胜先秦时节。”对于这一点,商鞅在繁华的汴梁城深有感触:“然商人不事生产,于国无益;又好囤积居奇,谋取暴利,大害于民;且流动四方,心思跳脱,奸滑不服管教。”

“历朝历代之君主速不喜此类人,多行打压之举。为何这两千年下来,商贾之事却愈发兴盛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小说相关阅读More+

大宋炮灰逆袭录

碰壁是常事

鬼师典韦

光武纪元